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十四届全国委员会第三次会议和第十四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三次会议分别于3月4日、5日在北京开幕。全市教育系统广大干部师生员工高度关注,纷纷通过网络、电视、报纸、广播、微信微博等媒体收听收看,结合自身工作和学习实际,热议全国两会。 全国第十四届人大代表、 民盟市委会副主委、 天津医科大学副校长 艾玎 现场聆听完政府工作报告,我倍感振奋,倍增干劲!政府工作报告内容务实、数据详实,谋划未来目标明确,部署工作重点突出。尤其让我印象深刻的是,报告中指出要深入实施科教兴国战略,推进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全面提高人才队伍质量,大力支持和大胆使用青年科技人才,鼓励各类人才潜心钻研。这将充分激发广大青年科技人才动力。今年的全国两会上,我将围绕如何助力更多青年人才脱颖而出持续建言献策,希望能在基础研究经费和发展机会等方面,更有针对性地为各类青年科技人才创造“空气”和“土壤”,在因地制宜发展新质生产力、加快建设现代化产业体系中充分发挥青年科技人才的力量,在中国式现代化进程中挑大梁、担重任。 全国人大代表、 九三学社天津市委会副主委、 天津职业技术师范大学副校长 王劲松 作为全国人大代表,我现场聆听了李强总理所作的政府工作报告,报告字里行间洋溢着务实奋进、锐意进取、勇毅前行的蓬勃力量,让我们深受鼓舞、倍感振奋。报告胸怀大局、站位全局、聚焦民生、聚焦发展,提出要制定实施教育强国建设三年行动计划。推进职普融通、产教融合,增强职业教育适应性,以及要建设高素质专业化教师队伍,这为我们今后一个时期做好职业教育工作指明了方向。作为天津的全国人大代表、一名教育工作者,我将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落实党中央和市委决策部署,持续深化职普融通、产教融合,充分发挥天津市职教优势,构建高质量现代职业教育体系,为建设现代化产业体系所需要的重点领域急需紧缺人才和高技能人才培养,为建设高素质的职教师资队伍,为建设教育强国贡献天津方案。 全国第十四届政协委员、 农工党市委会副主委、 天津医科大学副校长 于春水 今年是“十四五”规划收官之年,也是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的重要一年。我们要高质量完成“十四五”规划目标任务,为实现“十五五”良好开局打牢基础,任务繁重而艰巨。政府工作报告回应了人民关注的一系列问题,科学谋划了未来发展中一系列举措。作为来自教育领域的全国政协委员,我将聚焦加快建设高质量教育体系、因地制宜发展新质生产力等领域建真言、谋良策。天津医科大学也将持续深化教育教学改革,以新医科建设为抓手,为医药卫生事业培养更多高质量人才,推动医学教育主动融入国家战略布局,为深入实施科教兴国战略提供坚强有力支撑。 全国政协委员 、 天津农学院农学与资源环境学院教授 班立桐 聆听了政府工作报告,我倍感振奋。报告中提到今年要着力抓好“三农”工作,深入推进乡村振兴,强调要持续增强粮食等重要农产品稳产保供能力,毫不松懈巩固扩展脱贫攻坚成果,扎实推进农村改革发展。国家对农业领域的高度重视,让我信心十足。我今年带到两会的提案也是农业新质生产力相关内容,希望通过技术革新,提升农业的生产效能,提高农民收入。此外,作为高校教师和农业工作者,我将充分发挥教育、科技、人才等方面的专长,开展好东西部协作、技术帮扶工作,组织学生到田间地头进行生产实践,为国家培养更多“三农”人才,带动更多农民致富。 政府工作报告中关于深入实施科教兴国战略,提升国家创新体系整体效能,以及一体推进教育发展、科技创新、人才培养,筑牢中国式现代化的基础性、战略性支撑方面的政策,为我们改革创新、勇毅前行指明了方向。作为高校党委书记,将始终牢记为党育人、为国育才的初心使命,聚焦国家重大战略和天津市高质量发展“十项行动”需要,全面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努力对标一流、争创一流,弘扬践行教育家精神,深化学科交叉融合,培养拔尖创新人才,加强有组织科研,坚持干字当头、脚踏实地,确保学校“十四五”规划圆满收官,科学谋划好学校“十五五”规划,加快建设具有中国特色的“双一流”高水平大学,为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强国建设、民族复兴伟业作出新的更大贡献。 政府工作报告提出的“加快建设高质量教育体系”“推进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全面提高人才队伍质量”等,充分体现了党和国家对一体推进教育发展、科技创新、人才培养的高度重视。2025年是“十四五”规划收官之年,也是我校在更高水平上推进“新财经”建设的开局之年。我们将以学习贯彻全国两会精神为契机,主动识变、应变、求变,锚定党和国家重大战略需求,大力推动学科与数字经济、绿色经济等新兴领域深度融合,打造产学研协同创新平台,通过学科交叉、技术赋能、生态协同、全球链接,着力构建适应数智时代的新型人才培养体系,将学习成果切实转化为推进教育现代化和高质量发展的生动实践。 政府工作报告指出,要紧紧围绕国家需求和群众关切推进教育改革发展,加快从教育大国向教育强国迈进。面对新征程、新起点,天津商业大学将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贯彻落实全国两会精神,积极融入国家战略、服务天津高质量发展,以新姿态勇担新使命。坚持科技创新牵引,深化综合改革,强化办学特色,全面落实学校第三次党员代表大会提出的目标任务,抓好“五大发展战略”,牢牢把握“十六字工作方针”,实施“九新行动计划”,高质量推进特色鲜明高水平商业大学建设,努力为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强国建设、民族复兴贡献力量。 过去一年,我国经济乘风破浪、行稳致远,新质生产力驱动新兴动能加速涌现,彰显大国战略定力。当前,人工智能技术正在深度重构人类文明和教育生态,我们将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领会落实《政府工作报告》提出的“加快建设高质量教育体系”“加快‘双一流’建设”“紧紧围绕国家需求和群众关切推进教育改革发展”等部署要求,高站位实施好教育强国建设规划纲要,高质量召开学校第三次党代会和编制“十五五”规划,以“七新”改革为牵引、以“实新行动”为引擎,加快应用研究型理工大学转型升级,以善作善成、争创一流的天理行动,为教育强国、中国式现代化大局添力添彩。 教育兴则国家兴,教育强则国家强,天津美术学院将深入贯彻2025年全国两会精神,进一步加强党对学校工作的全面领导,紧紧围绕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注重思政教育与美术专业教育有机融合,不断提高学校人才培养质量,以建设“新艺科”为契机,打造学院与城市互动发展的行星齿轮机构,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面对新时代教育强国建设对高等教育的要求,学校将持续发挥人工智能艺术学院、津美融合创新研究院等新建学院作用,推动学科融合发展、加强新兴学科、交叉学科建设。同时整合校内与社会人才资源,聚焦美育服务社会导向,以社会美育工作站为平台,以天美艺术街区等城市更新项目为载体,在服务天津和全国经济社会文化发展上展现“天美之为”。 政府工作报告提出深入实施科教兴国战略,提升国家创新体系整体效能,坚持创新引领发展,一体推进教育发展、科技创新、人才培养,筑牢中国式现代化的基础性、战略性支撑。天津城建大学作为一所具有鲜明特色的城建类高校,将深入学习贯彻落实两会精神,积极践行“四个善作善成”重要要求,聚焦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充分发挥党建引领作用,把高质量发展作为生命线,全面深化教育科技人才体制机制一体改革,不断推进科教融汇、产教融合,持续深耕红色文化铸魂育人,着力培养“人民城市”建设者。全校党员干部教师将勇担使命,坚定信心,以奋发笃行的强劲动力、奋发有为的姿态和改革创新的决心,扎实推进“城大行动”,为教育强国建设贡献力量。 政府工作报告全面客观总结2024年工作成绩,科学精准安排2025年工作任务,数据详实、举措有力、催人奋进。展望2025,我们信心满怀,充满期待。作为天津市唯一一所农业院校,天津农学院将心怀“国之大者”,坚定改革信心,凝聚奋进力量,立足农业院校实际,主动对接国家战略和区域经济社会发展需求,以立德树人为根本,以强农兴农为己任,以深化学校综合改革激发内生动力,主动加强教育资源共建共享,积极推进农业与教育、农业与科技、农业与人才培养深度融合,加快推进人工智能与农业教育、农业科技有效结合,在服务天津科教兴市人才强市行动,服务教育强国、农业强国建设中不断展现“天农”作为。
|